美國心理師的就業狀況:環境、薪資、簽證

文/凡姐(美國臨床心理博士)

今年對心理師(Licensed Psychologist) 在美國的就業環境有些觀察及心得。因此,想趁記憶猶新的時候,分享心理師工作環境、薪資以及簽證議題等。

工作環境

以下資料來自2015年APA對美國心理師的工作調查(工作時數及分配的數據沒有區分工作場合)。

工作場合:

  • 私人工作室 (private practice): 45%
  • 醫院診所: 24%
  • 教育體系: 19%
  • 其他場合: 12%

一週工作時數:

  • <30:26.2%
  • 30-39:17.6%
  • 40-49:41.7%
  • 50-59:11.3%
  • 60+:3.4%

平均一週提供:

  • 18小時的臨床工作
  • 7小時的行政、文書
  • 4小時的教學、研究
  • 2小時的臨床督導
  • 其他時數包括:諮詢、法庭心理學等

私人工作室 (private practice) 的心理師,並不隸屬於任何機構,會獨立接洽個案 。工作室的型態分兩種:個人及團體工作室 (group practice)。 個人工作室指的是自己全權處理所有的事物,包括租屋、行銷、聯絡個案、管理帳目等。 團體工作室則是一群人共同承擔營運的成本(例如:一起聘用一個行政人員處理行政及帳目等)。私人工作室的好處是時間彈性,許多人只會做part-time,因此工作時數會比在醫院及診所的時數少。 相對的,在醫院診所做全職的心理師,工作時數會較長。一般在醫院診所中,如果全職的心理師一週工作40小時,通常全職人員一週需要提供25-32小時的心理治療或衡鑑。

工作薪資

工作薪資究竟高或低是一個很主觀的問題。在此提供北加灣區的生活費及物價水準,供你自行判斷。根據兩個不同估計生活費的網站,以一個一家四口的家庭來說,若包括child care expense的話,北加灣區(Bay Area)一年需要$94,661$141,320美金。在舊金山,一間一房一廳一衛的公寓的月租,中位數是將近$3700

下表為根據美國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2018年的資料所整理的全國薪資中位數、平均及北加灣區(舊金山)的平均薪資。我同時列了其他與心理健康有關的行業,包括精神科醫生 (Psychiatrist)、碩士級的心理專業,包括臨床社工師 (Licensed Clinical Social Worker; LCSW) 、婚姻與家庭諮商師 (Marriage and Family Therapist; MFT) 、諮商輔導人員 (Mental Health Counselor) 。我也提供出國留學後最夯的行業之一:「軟體工程師」的薪資當作對照組。”Software Engineer, Applications” 只是眾多工程師的一種,所以無法代表所有科技業的職稱。

心理師的薪水,在美國低生活費的中西部,應該可以算是非常富足。但是,在北加灣區,光靠心理師的薪水不大容易養一個小家庭,因此,近年來有不少心理師會出走搬至其他州。目前我和CKC住在北加灣區,在沒有小孩、沒有打算買房子的情況下(因為也買不起科科),錢絕對夠,但考慮到未來買房或生育計劃的話,還是會有經濟壓力。另一方面,我秉持著有多少錢做多少事的想法,窮有窮養、富有富養,薪水無論高低,生活還是可以照樣過。

題外話,我之所以會包括職能治療師(Occupational Therapist,簡稱OT)在這個表格裡,是因為發現OT在目前的體制之下,訓練的時間相對短(碩士1~3年;承認國外職能治療大專的學歷,因此在台灣念職能治療系的話,在美國的訓練短至一年), 一樣是助人的醫療專業, 薪水也沒有比較低,甚至比起碩士級的心理專業還高。

不過,回到美國心理師的薪水,還是必須區分工作場合才能比較完善的討論心理師的待遇。以下特別討論退伍軍人醫院及私人開業的薪資狀況:

  • 退伍軍人醫院的待遇:退伍軍人醫院 (VA hospitals)是美國雇用最多心理師的醫療體系之一。全美約莫有1200+的醫院及診所。我之前受訓的退伍軍人醫院是全美最大的兩個VA之一,光是正職的心理師就有近80位,若再加各種不同階段的trainee,絕對超過120人在醫院提供心理健康服務。退伍軍人的薪水通常會比私立醫院的薪水低,但是福利好、心理資源多,是許多臨床心理師工作的首選。但由於VA隸屬於聯邦政府,因此只會錄取美國公民。

    無論地區,心理師在美國聯邦政府的薪級表是屬於 GS-12、GS-13,少數主管職可以到GS15。隨著年資增加,級別(grade/step)會上升。但一個級別究竟多少錢,會因不同地區的物價而有所調整。由於北加灣區物價高,薪水會比其他地區高 ,可以參考SAN JOSE-SAN FRANCISCO-OAKLAND, CA Pay Scale。剛起步不久的心理師的薪水的級別為GS13-1,這個級別在北加灣區的年薪大約是$10,7630。 在這個架構之下,碩士級的專業( 社工師、職能治療師 )的起始級別較低,所以薪水會比心理師低(因為心理師需要博士學位方能考取執照),至於這些專業是從哪個級別開始我就不清楚了。
  • 私人工作室的市場行情:私人工作室一小時的心理治療收多少錢、收不收保險,要看地區也看心理師。在此分享北加灣區的資訊,但我想強調,北加灣區因為物價高且有高需求,心理師在北加灣區的行情是特例,並非美國整體的常態在北加灣區由心理師 (Licensed Psychologist) 提供的心理治療的市場行情是$250-300/hr,其他碩士級心理專業在北加的行情大概介於$80-150/hr之間。 許多在北加灣區的心理師都不收健康保險,只收自費個案。原因是保險給付的錢遠低於北加的市場行情價(健康保險給付~ $120/hr上下,確切數字我不清楚),且灣區有足夠的人口願意自費接受心理治療。員工協助方案(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簡稱EPA) 給付心理師心理治療的費用與自費的行情價差比較少(EPA給付~$190/hr 上下,確切數字我不清楚 ),因此較多心理師會選擇加入此方案。

    加入團體工作室的話,心理師提供的心理治療會被抽成30-50%不等,看那個團體的規定及心理師的經驗。舉例來說,如果一個團體工作室抽成40%,又心理治療的費用為$250/hr,心理師最後實拿$150/hr (60%). 雖說抽成的趴數不低,但因為Group Practice通常已經在當地累積了一些名聲及客源,比較不需要擔心客流的問題。除此之外,還會有人幫你處理行銷、聯絡個案、租屋、處理帳目等成本,你只要好好提供心理治療即可。

工作簽證

先講結論:臨床心理的博士 (或其他心理健康專業) 畢業之後想留美,如果沒有美國公民或綠卡,可行但沒有念科學、科技、工程、數學領域(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Math, 簡稱STEM) 畢業的國際生容易。以下是我對簽證粗糙的理解,我不敢保證資料正確。如有誤,歡迎告知,我會立即更正。以下資訊僅供參考,如有需要請諮詢法律專業人士

  • 在學期間:國際生拿的簽證為F1。
  • 校外實習:由於F1規定只能在校內工作,因此在學期間,若需要至校外實習,需要使用至多12個月的 CPT (Curricular Practical Training)。博士前全職實習為期12個月,又通常在校外且會領薪水,因此,最好把CPT保留在實習這一年。因此,國際生在申請「博士前全職實習」「之前」的臨床經驗,必須小心規劃,避免使用到CPT.
  • 畢業後第一年的工作或博士後:畢業之後,國際生拿的簽證為為期一至二年的 OPT (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時間長短因領域而異。OPT的立意是讓國際生有時間找到「會幫忙辦工作簽證的工作」。若無法在OPT規定的時間內找到這樣的工作,則需要離開美國。從STEM畢業的國際生,OPT的時間較長(約兩年)。非臨床、諮商領域的心理學(例如:認知心理學)在2011被認定為「科學」,所以可以拿到STEM的OPT(詳情請見APA的新聞稿)可惜,臨床、諮商領域並沒有被認定為STEM,所以OPT目前只有為期一年
  • 工作:OPT一年過後,若沒有機會拿到工作簽證(H1B)或綠卡,則無法繼續合法留美,除非你可以靠配偶或依親的方式拿到留美身份。因此,為了確保OPT結束之後有工作並且有工作簽證,這一年需要非常積極地找工作。並非所有的醫院、診所都願意辦工作簽,所以也必須要有回國的心理準備(當然,如果你本來就希望回台灣就沒什麼問題)。一般來說,學校單位通常都會樂意幫你辦工作簽證,甚至是綠卡,所以如果你想找教職,就比較不會有簽證上的問題。除此之外,以研究為主的博後,通常簽的合約不只一年,所以OPT之後,工作單位也會幫你辦工作簽證。簡而言之:走學術、教學或至學校單位服務,比較容易拿到簽證,但是若畢業之後純粹想去醫院、診所工作,就很看該單位對簽證的立場(不過也有區域差異,美國中西部的醫院有比較高的機率會雇用非美國公民)。

    以下是2018年H1B Labor Condition Application (LCA)的資料。LCA是雇主送出支持H1B的文件,雖然和最終誰拿到H1B的資訊不一樣,但多少有些參考價值,看看有多少與心理健康相關的雇主有送出LCA。這些數字有可能會低估實際有心理師身份的人,原因是有些Psychologist的職稱不見得是Psychologist,也有可能是其他(例如:Behavioral Health Specialist等)。這些公開的資料,除了職稱之外,也包括與雇主、薪水、地區相關的資訊,有意留在美國的話,建議可以看看這筆龐大的資料。

由於我並不需要面對這樣的困境,我無法鉅細靡遺地描述拿到工作簽證的辛酸以及解套方式。 不過,我有一位不是美國公民也沒有綠卡的朋友,他經歷了找實習、博後的過程,至今在美國中西部一間很好的醫院擔任臨床心理師,並擔任臨床訓練的要職。和他討論他的經驗之後,我認為他能夠留在美國的關鍵是:非常積極地了解相關的法規、資訊,認清現實、做出取捨,提早一、兩年規劃下一步,同時非常認真地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做足萬全的準備。誠實地面對國際生的困境,有助於規劃和執行對自己未來的想像。

工作好找嗎?

我覺得工作好不好找,很看找工作當下的政治經濟狀態以及當地對心理健康重視的程度。以下是2019年,我在北加灣區找正職的心得:

  • 撇開身份上的問題,心理師一定找得到工作,只是工作地點、內容、場合、薪水等不見得樣樣十全十美。
  • 心理師職缺多來自教學醫院、VA、非營利機構、社區診所、學校。一般來說,醫院體系的薪水比社區機構高一些。
  • 心理師的好處之一,是不一定要「被雇用」,可以自己開工作室。若未來以開工作室沒目標,一開始加入團體工作室可以累積經驗、人脈等。
  • 近年來,有比較多與心理間康相關的新創公司 (mental health startup),包括新型的心理健康診所、心理健康app公司。這些公司也會招募心理專業。
  • 如果有意走入業界,臨床心理博士其實也可以申請科技公司研究員的職位,前提是統計、程式語言能力夠好,並且知道怎麼包裝自己的學術與臨床專長。
  • 講中文絕對是優勢,可能會讓你在許多實力伯仲之間的求職者中勝出。另一方面,光靠語言及文化能力是不夠的,你必須培養其他臨床心理的專長(例如:行為醫學、創傷治療、神經心理等)才能在眾多求職者中脫穎而出。
  • 老年臨床心理學的職缺較少,醫療體系之外的薪水都偏低,原因是Medicare(美國給65歲以上老人的健康保險)對於心理健康相關服務的的保險給付偏低。這對於我這個有老年臨床心理專長的人來說,有點悲傷。兒童相關的臨床心理缺,似乎較多,但因為我沒有深入研究無法評論。

總結

我常常被問:在美國念臨床心理博士,好嗎?

我每年回答都不太一樣(笑)。
事實上,很難用二分法「好」與「不好」來形容美國臨床心理師。

大學時代的我,自以為非常了解美國臨床心理學的面貌,事後證明 I knew nothing. 當時的我,如果知道美國心理師的養成如此漫長、未來薪水也不是多麼驚天動地,我可能沒有勇氣及耐心走上這條路(還好一直有獎學金所以沒有被經濟壓力拖垮)。但是,現在的我,並不後悔自己在半無知的狀態下走上臨床心理這條路。臨床心理師的就業機會還算多、薪水雖不高但也不低,而我在這條漫漫長的路上所獲得的,遠遠超過當時的我可以想像的。我很難形容這是什麼感覺,大概就像是劉姥姥進大觀園,只是這個「大觀園」可以看作是臨床心理學界中的知識、經驗及助人的過程。大觀園的景致時時刻刻地提醒我心理學的博大精深,並灌溉我對自己的認識、關注和與他人的連結。

不可諱言,就業環境確實攸關一份工作是否持久。但是,除了就業環境,一個職業還有其他面相包括:工作內容、工作成就感、自我成長、薪資水準、工作時數、職缺多寡、工作彈性、職業風險、訓練成本、工作被取代性等。因此,一份職業是否適合你,也看你重視什麼、擁有什麼、願意犧牲什麼。對自己有足夠的認識,這些客觀的資訊才有意義。

延伸閱讀

美國心理師養成系列

如果你正經歷博班撞牆期,你不孤單:

1 thought on “美國心理師的就業狀況:環境、薪資、簽證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