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真的可以順利嗎?流產後再度懷孕的心理調適

文/凡姐 (美國臨床心理博士)

小孩安全健康地出生後,終於鬆了一口氣。歷經流產及難孕(比起「不孕」我比較喜歡「難孕」這個詞)之後,懷孕的過程充滿了忐忑不安。事實上,這次懷孕雖稱不上高風險,但也不是那種教科書典型無風險的懷孕,以至於後期三天兩頭到醫院報到。客觀的風險加上主觀放大的風險,都讓這次懷孕的過程多了許多不安。

***

流產後,我看了很多很多關於流產的文章,希望透過別人的文字來療傷。當時有一系列的文章主題是「失胎後懷孕」(pregnancy after loss),我心裡想:流產後懷孕高興都來不及,為什麼會需要特別拿來寫?懷孕後才明白,陰影一直都在。即便發現懷孕我們都很興奮,但我們卻不敢高興得太早,深怕又是一場空。

寫這篇文章,除了紀錄自己的心路歷程之外,也希望可以開啟流產、難孕、再孕相關的話題。英文的資源很多,中文依然很少(題外話:<流產後—心理資源>是我整理與流產相關的心理資源,包括文章、書、音樂等,中英文皆有,有需要的話,歡迎參考)。我很感念他人的經驗分享,讓我明白我的感受並不奇怪。秉持著pay it forward的心態,我還是想要鼓起勇氣寫下自己脆弱的一面,也希望有類似經驗的人知道:你,並不孤單。

***

發現懷孕後,我們一直不敢想像有小孩的未來,也不敢太早準備懷孕及寶寶所需物品。我們等待著所謂「穩定」的時候再和親朋好友分享,但是等呀等,卻始終找不到時機。原來,我們追求的不只是客觀上的穩定而是主觀上的心安。但是,那個心安的里程碑似乎遙遙無期。先是說等三個月,等到了之後說等20週的高層次超音波。沒想到,20週的檢查發現有球狀形胎盤(臍帶長在胎盤邊邊而非中間,有影響寶寶吸收養分及氧氣的可能),其他檢查結果也顯示胎盤可能有些問題。所以,32週、35週都還有再照高層次超音波,並在32週之後週週做非壓力測試。中間寶寶的成長一度掉到10%邊緣,因而擔心胎兒生長遲滯。對於一個曾經失去得來不易的孩子也明白失胎並不少見的孕婦來說,這些消息都令人喪氣不安。

醫生說沒有什麼可以改變胎盤、臍帶的狀況,處置方式就是後期密切觀察。我瘋狂地在網路上查資料,連婦產科的學術文章都下載來認真研讀。但越看越焦慮,也越發無力,因為無論再怎麼多了解,也無法改變事實,我能做的還是一樣。追根究柢,我追求的是一種不存在的控制感:一種可以確保寶寶平安健康的控制感。可惜,很多事情都不在孕婦的控制範圍內,不是我吃好睡好就一定沒事。很多東西並不是努力就必定得到回報。

這段期間,我也切身體會人在無助時的各種迷信行為。我通常是個實事求是的人,但遇到懷孕這件事,很容易被各種沒有根據的傳說煽動。譬如說:我們因為長輩一句「台灣有個習俗是懷孕不能搬家,會動到胎神」而沒搬家。原本我老神在在地說:「免驚啦!」結果越想越不安「萬一搬家之後真的發生什麼事…」於是選擇「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以至於現在仍住在一間相當擁擠的一房公寓。更可笑的是,我連別的國家的迷信都參考。有一天我在美國的懷孕群組看到有人發問「請問血月孕婦可以出門嗎?」看到這種發文我差點沒笑死,結果血月當天催眠自己「其實今天也沒有一定要出門呵呵」。即便我理智上明白這種東西不需要認真看待,但因為不安、無助,選擇遵循沒有根據的傳說。我想,那是一種以為可以控制未知的幻想。而這種幻想,是壞事萬一發生後自責與愧疚的根本,既無用還有害。

不過,生活中也有一些神奇的偶然帶給了我一些力量。我還記得第一孕期,天天見血。每次上廁所都會提心吊膽,不曉得會不會看到血、血的量多不多、血的顏色是什麼。八週左右的時候,我發現血量變多,顏色還是鮮紅色,當下心一涼,想說好不容易來的孩子又要離我們而去,哭得唏哩嘩啦。當天晚上,我夢見一個超音波影像的寶寶。明明只是個超音波影像,我在夢裡卻知道他是個男生。他在夢裡和我說:「媽媽,我有好好努力喔!」我醒來之後久久不能自已:就算這個夢是只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的現象,我也把他想成是孩子透過某種神祕管道給我的一點力量和信心持續前進!也因為這個夢,我在還不知道性別之前,一直認定寶寶是個男生。當我們發現孩子確實是男生之後,我更加相信這是「真的」。每當我感到不安時,便會提醒自己:「寶寶很努力,我也很努力,我們都盡力了。」心裡便會得到一些安慰。

***

這次懷孕的不安,一部分源自於對自己身體的不信任。流產、難孕,讓我對自己身體的機能感到懷疑。當我對自己的身體感到不信任,對於這次是否能夠成功生下小孩更是沒有信心。追根究柢,「我會再度流產」的想法是這次不安的源頭。這個想法,沒有事實基礎,在我的腦海裡卻又顯得那麼真實。面對這些沒有幫助的想法,除了定期練習認知脫鉤 (cognitive defusion) 學習與沒有幫助的想法共處之外,我也從認知行為治療 (Cong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的觀點,來檢視這些想法的真實性。我得記得:我「覺得」這個想法是真的,不代表這個想法一定是是事實。因此,我三不五時會問問自己:

  1. 我有什麼客觀證據這個想法為真?我有辦法預測未來嗎?
    沒有。我的確有些狀況讓這次懷孕有些風險,但多數情況都不會有問題。沒有任何人能夠預測這次孕程如何。唯一有點預測價值的是非壓力測試,能夠及時偵測胎盤功能下降而及時介入。我該做的是按照醫囑、定期回診。

  2. 「有可能發生」和「一定會發生」是否一樣?這個事件客觀來說發生的機率是什麼?
    不一樣;有可能會發生不代表一定會發生。流產往往是獨立事件,這次發生不代表下次也會發生。研究數據顯示隨著懷孕週數上升,流產的機率也大幅下降。既使有1%的可能性,也不代表這件事情極為可能發生 (>50%)。不能將”possible” (有可能) 和 “probable” (極有可能) 兩者混淆。 至於一般情況流產的機率為何,可以問問婦產科醫生,但有些說法是過了14週流產的機率<1%. 這也是為什麼網路上會有幫助你計算「不會流產的機率」的計算機(僅供參考)。

  3. 我是否有這樣想的習慣?
    有。我因為不信任自己的身體,無論事實是什麼,已經會習慣性將懷孕相關的事情做最壞的打算。因此,當我這樣想時,不代表一定這個想法必定為真,而是我的一種思考習慣。

  4. 這個想法是受到情緒影響?
    是。焦慮及緊張將我心目中流產發生的客觀機率放大。

  5. 這個想法有幫助嗎?
    沒有。如果我完全相信這句話的話,孕程反而變得辛苦,也可能因為太晚準備寶寶需要的東西而來不及。我以為這樣想可以讓壞事發生後比較好過,但事實是,無論我現在怎麼想,如果不幸再度流產,我還是會一樣悲傷。「為最壞的結果作準備」並不能抹去失去的痛苦。我不希望我的生活因為1%流產的可能性而受限,我也不希望我因此減少慶祝新生命的到來。


    因此,當我有「我會再度流產」這樣的想法時,我會試著提醒自己:「我有可能也有可能不會流產,我無從得知。統計上我現在流產的機率很低,我有九成以上的機會可以見到小孩。醫生說後期密切監測可以讓他們即時發現胎盤功能顯入下降而即時介入。」這樣的觀點,比較貼近事實也比較溫和,也不若「一定會成功順利」這樣的想法過於正向而造成反感。

除了上述心態上的調整,我也偶然在一個網路支持團體看到一位過來人分享的「失胎後懷孕的七句箴言」(出處不可考)。這些句子,用的是「現在式」,夠讓我專注在當下而非充滿未知的未來。不安時默念幾遍,心裡踏實一些。

***

這次懷孕讓我深刻體會到,在充滿不確定的情況下,能夠保持希望、維持信念多麼困難。

我時常想起美國匿名戒酒團體常引用的 Serenity Prayers: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主啊,請賜予我平靜的心,讓我可以接受我不能改變的,賜予我勇氣讓我可以改變我能夠改變的,並賜予我智慧以分辨兩者的不同。」

越是企圖改變無法改變的,越是焦慮、無助,就像掉入流沙一樣,越是掙扎,陷得越深。全然地接受事實,不再抵抗不在控制範圍內的事,才能從苦痛中解脫。接受現實,不代表喜歡現狀或是放棄努力,而是認清客觀事實的不可逆。處在這樣的狀態,也稍微有點心理空間去思考究竟什麼是在我的控制範圍之內,把可以做到的掌握好。

接受事實也包括接納自己主觀的狀態及情緒,允許自己感受接受事實後的悲傷、不安。與其覺得「我不應該焦慮」,而抗拒焦慮,不如告訴自己「我現在是焦慮的」,並學著如何在波濤洶湧的焦慮下乘風破浪。情緒有它的脈絡,其來有自,沒有對錯。不需要排斥負面情緒,需要的是練習允許自己感受負面情緒但不讓它綁架生活。

***

生產結束後,醫院將我的胎盤做進一步的檢查,發現胎盤果然有異常(但確切是什麼我也不懂)。醫生說再晚一週催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所以很慶幸一切順利。

每每回想過去的經驗還有這次的孕程,我都滿懷感激:Life is a miracle. 我很感謝歐歐平安的到來。即便現在睡眠不足,每天處理好幾包被屎炸過的尿布,還是非常心甘情願地為他把屎把尿。容我這個滿懷感激的媽媽就曬嬰這麼一次吧。

歐歐七週抬頭

最後,還是想向CKC表達最深的感激。能夠和你一起面對未知、一起組隊真的是一件很幸運的事。

3 thoughts on “這次真的可以順利嗎?流產後再度懷孕的心理調適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